【运维之道】图文并茂讲解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
2025-02-252
接头的接触电阻应小而稳定,能经受故障电流冲击,运行中接头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接头绝缘水平不应低于电缆本体,介质损耗低;户外需考虑在恶劣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接头的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和相间距离要求需满足下表。要防止在运行条件下水分及导电介质浸入绝缘,侵入电缆头内;要防止电缆头内的绝缘流失。不同绝缘材料的电缆对密封性能有不同要求,应分别处理;同时,应注意材料本身自然老化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是输变电电缆线路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分散电缆终端头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场,保护电缆不被击穿,还有内、外绝缘和防水等作用。在电缆线路中,60%以上的事故是附件引起的,所以接头附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输变电的安全可靠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导体连接要求低电阻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处不能出现尖角。中低压电缆导体连接常用的是压接,压接应注重:(2)压接管内径与被连接线芯外径的配合间隙取0.8-1.4mm;(3)压接后的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等截面导体的1.2倍,铜导体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60N/mm2;(4)压接前,导体外表面与连接管内表面涂以导电胶,并且钢丝刷破坏氧化膜;(5)连接管、线芯导体上的尖角、毛边等,用锉刀或砂纸打磨光滑。外半导体屏蔽的处理外半导体屏蔽是电缆和接头绝缘外部起均匀电场作用的半导电材料,同内半导体屏蔽一样,在电缆及接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半导体端口必须整洁均匀还要求与绝缘平滑过渡,并在接头增绕半导体带与电缆本体外半导体屏蔽搭接连通。施工时外形、尽寸准确无误的反应力锥,在整个锥面上电位分布是相等的,在制作交联电缆反应锥时,一般采用专用切削工具,也可以用微火稍许加热,用快刀进行切削,基本成型后,再用玻璃修刮,最后用砂纸由粗至细进行打磨,直至光滑为止。金属屏蔽在电缆及接头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导电缆故障短路电流,以及屏蔽电磁场对临近通讯设备的电磁干扰,运行状态下金属屏蔽在良好的接地状态下处于零电位,当电缆发生故障之后,它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导短路电流的能力。接地线应可靠焊接,两端盒电缆本体上的金属屏蔽及铠装带牢固焊接,终端头的接地应可靠。接头的密封和机械保护是确保接头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应防止接头内渗入水分和潮气,另外在接头位置应搭砌接头保护槽或装设水泥保护盒等。本接头用于两根额定电压为8.7/10kV(8.7/15kV及6/10kV)交联电力电缆的相互连接。工作方式:电缆沟敷设。长期工作温度、过载温度满足与其配套的电缆的要求。
2. 规格及尺寸,安装总图及配套材料表。
本接头为硅橡胶预制件,其结构紧凑,合理,安装简便,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和长的使用寿命,接头两端的两个应力锥妥善地解决了被连接的两根电缆外屏蔽切断处的电应力集中问题,保证了运行可靠安全。按图示剥切电缆,把两根长的热缩管套到剥切较短的电缆上,一根短的热缩管套到剥切较长的电缆上。

2. 剥切铜屏蔽、外半导电层、绝缘层:按图和表剥切铜屏蔽层、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剥切前需先用PVC带将铜蔽层、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剥切前需先用PVC带将铜蔽带固定。注意无损伤绝缘层,绝缘层端部倒角1×45°(不能削成铅笔头)。用砂纸打磨紧接绝缘层的半导电层,使其与绝缘层光滑过渡。

将铜编网扩大,套到电缆线芯上,将连接管套入剥切较长的一端电缆线芯上,用压钳压接三次,压接时三道压痕错开30°。打磨连接管上的毛刺、尖角,用清洗纸将连接管及电缆绝缘、外半导电层按清洗方向清洗干净,连接管要单独清洗。
4. 推入硅橡胶接头:分别在中间接头内部、绝缘层及半导电层上均匀的涂一层硅脂,然后用力一次将中间接头推入剥切较长的电缆上,直到电缆绝缘从另一端露出为止。用干净的纸擦去多余的硅脂。
5. 对接、中间接头复位:将剥得较短的一端电缆线芯插入连接管,用压接钳压接三次,除去毛刺、尖角用清洗纸清洗连接管和电缆绝缘,用相色带按图示做好标记。在电缆绝缆层上均匀的涂一层硅脂,用力将中间接头拉回至相色带标记处,擦去多余的硅脂,用手拧动中间接头以消除安装应力。

6. 缠绕半导电带:在接头体两端用半导电带缠绕成不小于接头体端部直径的缠绕体(起止动作用),再以重叠1/3形式绕一层半导电带至接头另一端与半导电层搭接。
7. 收缩内护套、铠装连接:将长的热缩管拉至接头中间,使其两端与电缆内护套搭盖,用喷灯从中间接头部位开始向两端均匀加热,直到两端有小量热溶胶挤出。用一条16mm2的编带连接两端铠装沿铠装绑扎几圈铜扎线并焊牢,中间用3圈PVC带固定。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