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速览】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意见
最新动态
【新闻速览】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意见
2025-03-212



行业动向


01 国家能源局公开征求对《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  

3月19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公告:为规范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增强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国家能源局组织修订形成《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02 国家能源局:截至2月底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5%

3月20日消息,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3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5.3亿千瓦,同比增长17.6%。


03 新疆:新型储能“护航”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18日消息,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储能电站超过200座,总装机规模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驾护航

当前,新疆新型储能发展呈现规模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特点,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从规模化来看,2024年新疆全年新型储能新增555.3万千瓦/195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9%;从市场化来看,新疆出台了入市交易、分时电价、容量补偿等配套政策,明晰储能投资预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从多元化来看,新疆新型储能项目广泛涵盖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等多种类型。


生产运行


01 1.3GW光储电站并网!积极探索“光伏治沙”解决方案

3月19日消息,近日,位于塔里木油田的1.3GW光储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位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占地面积达3.5万亩,是我国探索光伏治沙模式的重点项目。通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还能起到遮阴与降低风速的作用,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风蚀,从而为沙漠植被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沙漠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次光伏与治沙的“跨界”合作,将在光伏区减缓风沙流动实现“工程固沙”的同时,在光伏板下方及其周缘埋扎草方格,让“光伏+生态”治理齐头并进,“蓝海+治沙”相辅相成。


工程建设

01 国内直径最大引水隧洞全线贯通

3月16日,华能硬梁包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为今年机组全容量投产发电奠定了基础。硬梁包水电站是国内隧洞直径最大的引水式电站,1号引水隧洞全长14.4公里,最大开挖直径达16.7米。华能硬梁包水电站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目前首批3台机组已投产发电。预计电站全容量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超过5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7.1万吨。


02 全球首例!低气速气化细渣快速流态化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通过评审

3月19日消息,近日,哈电锅炉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低气速气化细渣快速流态化(LFFF)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在哈尔滨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气化细渣高效脱碳难题,为全球首个纯燃气流床气化细渣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03 “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夏段)开工

319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1)基础首基试点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电入浙工程”)20247月开工建设,是中国西电东送的大动脉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容量特高压柔直工程,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800万千瓦送电能力,推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次基础首基试点启动,标志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甘电入浙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甘肃省武威市送端换流站,止于浙江绍兴市受端换流站,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六个省份,线路全长2370公里。


行业综合


01 南方电网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气象资源共享、气象灾害预警、新能源预测评估、关键技术攻关、专业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气象与电力深度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02 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在青岛诞生

317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通过权威机构评价,获得碳中和证书,成为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

所谓“碳中和”加氢站,是指该加氢站通过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在项目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全面做好节能减排各环节准备工作,在投产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通过节能减排技术、使用绿电措施等方式实现的抵消量。该站创新应用“柔性虚拟储氢”节能技术,加注能耗大幅降低,配套建设5.5兆瓦水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满足加氢站多倍用电需求,通过“节能技术应用+绿电替代”双重路径,光伏系统不仅完全覆盖站区电力消耗,其碳减排量更可抵消运营全过程的碳排放,形成完整的“碳中和”闭环。


03 盐城新能源发电量连续15年居全江苏省首位

盐城拥有582公里海岸线,“风光”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盐城已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2024年,盐城推动3个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67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312亿千瓦时,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同时,推动10个储能电站181万千瓦建成并网,规模全江苏省居首。


如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