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动向】河南煤电改造新政:按8%或22%配置新能源指标
最新动态
【行业动向】河南煤电改造新政:按8%或22%配置新能源指标
2025-04-032


近日,河南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的通知》,将传统煤电机组与新能源建设规模直接挂钩。通知指出:对已实施深度调峰改造的煤电机组,再实施节能降耗改造的,按照煤电装机规模的8%配置新能源建设规模;对未实施深度调峰改造的煤电机组,同步实施深度调峰和节能降耗改造的,按照煤电装机规模的22%配置新能源建设规模。

图片

过去谈煤电改造,总绕不开环保减排的单一维度。河南方案的可贵之处,在于跳出了就环保论环保的思维定式。将节能降耗改造与新能源配额直接挂钩,重新定义了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锅炉参数提升、汽轮机通流改造这些技术动作,不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煤电企业获取新能源入场券的资格赛。这种政策设计让传统能源企业主动拥抱变革,远比行政指令更有效。

政策组合拳的智慧体现在激励机制的创新。优先发电量奖励直击煤电企业痛点,400小时的发电权既是经济补偿,更是产能释放的保障。而新能源配额差异化配置更是精妙——已改造机组给8%,同步改造的给22%,这种阶梯式奖励既尊重企业改造进度差异,又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当新能源指标成为稀缺资源,传统煤电企业的转型积极性自然被激活。

过去五年行业聚焦"关停淘汰",现在转向"改造激活"。锅炉升参数不是为延续煤电寿命,而是为新型电力系统争取转型时间;汽轮机通流改造不仅提升效率,更为未来深度调峰铺路。这种存量优化的思路,比简单做加减法更符合国情。

政策的潜在影响力应该不止于技术层面。发电机改造背后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控制监测系统升级牵引出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辅机节能改造倒逼供应链升级。这种由点及面的连锁反应,可能催生传统电力企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当节能降耗改造成为系统性工程,其效益必然超出节能减排本身。

当前能源转型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衔接关系。河南方案的可贵探索在于,用市场化手段打通二者之间的价值通道。当煤电机组通过改造获得新能源配额,实质是承认传统能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历史贡献。这种政策包容性有利于形成全体能源企业共同转型的合力。

在新能源消纳压力加剧、电力保供任务加重的双重背景下,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恰逢其时。快速爬坡能力提升不只是技术指标,更是为应对风光出力波动上的保险栓。这种未雨绸缪的政策安排,凸显出能源安全保障的前瞻思维。

河南的探索尚未完美,但指出了一个方向:能源转型不能靠淘汰替代的"休克疗法",而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渐进蜕变。当越来越多的煤电机组兼具高效能与灵活性,当传统发电企业变身综合能源服务商,中国能源体系的韧性才能真正增强。

内容来源:河南省发改委




如要投稿或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