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电机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
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与地之间无电气连接。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当发电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仅为电容电流。
1、优点
1)简单经济,无需额外的接地设备投入,且对发电机的绝缘要求相对不高。
2)当发电机单相接地时,接地点仅流过系统另两相与发电机有电气联系的电容电流,由于电容电流数值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在接地点形成强烈电弧,故障点的电弧常能自动熄灭,故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当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而电容电流小于5安时,单相接地保护只需利用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侧的零序电压给出信号便可以。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倍数较高;
2、缺点
1)当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一般认为大于5A)时,接地点的电弧可能无法自行熄灭,容易发展成相间短路,对发电机造成严重损坏。
2)不接地方式无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接地故障,不利于故障的及时处理。
二、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经消弧线圈接地是在发电机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线圈,即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利用其电感电流来补偿发电机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当发电机电容电流较大时,一般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这主要考虑接地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接地点电弧不能自动熄灭。而且接地电流若烧坏定子铁芯时难以修复。中性点接了消弧线圈后,单相接地时可产生电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的电容电流而使接地点电弧自动熄灭;
1、优点
1)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产生的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从而减小接地点的故障电流,使电弧易于熄灭。
2)能有效抑制接地点的电弧,提高发电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用于电容电流较大的发电机系统。
2、缺点
1)消弧线圈的投入和运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
2)消弧线圈的参数需要根据系统电容电流进行精确调整,否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补偿效果;
三、发电机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
发电机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是在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个阻值较高的电阻。
1、优点
1)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主要由电阻决定,其数值相对较小且呈阻性。
2)高电阻接地方式能快速检测出接地故障,因为故障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可作为故障信号,便于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3)故障电流小,对发电机的损坏程度较轻。
4)它适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电容电流较小的发电机系统。
2、缺点
1)高电阻的存在会增加系统的有功损耗,并且对电阻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电阻损坏,可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发电机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经低电阻接地是在发电机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一个阻值较低的电阻。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当发电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
1、优点
1)能够使保护装置迅速、可靠地动作,快速切除故障,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2)适用于对故障切除速度要求较高的发电机系统,能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缺点
1)较大的故障电流可能对发电机的绝缘造成一定冲击,对发电机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
2)故障时产生的热效应和电动力也较大,可能对发电机内部结构造成一定损伤。
总结
综上所述,发电机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发电机的容量、电压等级、系统电容电流大小、供电可靠性要求以及对故障处理的不同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接地方式,以确保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