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事关核电工程,国家能源局连发三通知
5月21日消息,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国家能源局制定和发布《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能源局关于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核电工程定额总站及定额分站工作的通知》等三个通知。
02 我国首个电力行业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在廊坊成立
近日,我国首个面向电力物资循环利用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在廊坊市安次区挂牌成立。实验室的成立,不仅填补了我国在电力循环经济领域的专业实验室空白,更为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实验室将汇集优质创新资源,努力打造电力物资循环利用领域科技创新的示范与标杆,服务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03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水电站大坝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人名单的通知
5月21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督管理,压紧压实电力企业大坝安全主体责任,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5年第21号)、《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5年第23号)等规定要求,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现将电力行业700座注册登记和登记备案的水电站大坝运行单位及主管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名单予以公布。
04 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21日消息,我国专家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日前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智能制造领域预测性维护典型场景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成效取得国际共识,对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该系列标准研发的软硬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汽车、仪表、石化、冶金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
01 国内首套单机容量最大储能系统投入运行
5月16日20点40分,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东营2×2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一期工程实现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国内首套单机容量最大的百兆瓦级高压级联先进储能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是山东能源集团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里程碑工程,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储能电站不光是一个“超级充电宝”,还是一个“大型稳压器”,低谷期快速存电,高峰期精准放电,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东营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总规划容量200MW/400MWh,一期并网100MW/200MWh。项目兼具电网调峰填谷、频率调节、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多重功能,每年可促进周边新能源场站增发绿电超70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万吨,为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提供坚实支撑。东营百兆瓦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是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践行“双碳”战略、加速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
02 国内规模最大,多个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营
近日,南沙一二期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运营,成功完成BIPV光伏发电系统的连片运用。项目升级后,年均总发电量超1100万kWh,同去年相比增长约70%,年均减碳近7500吨,同比去年节省标煤约3000吨,标志着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再上新能级。此次并网运营是广州港集团加快推动传统码头转型升级、建设智慧绿色港口的重要举措,更是港口绿色能源供给的大跨步发展。
01 中国首个百万方级盐穴储氢示范工程落户河南叶县
5月19日,“盐穴储氢库示范工程”和“百万方级储氢示范工程”授牌仪式在河南叶县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盐穴资源利用迈出重要一步。盐穴因具有密封性能好、储氢规模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视为解决氢能存储难题的优质技术路径。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地质评价、工艺设计、钻井施工等环节,正有序开展造腔、运行,并被纳入“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为中国首个百万方级盐穴储氢示范工程。
02 新疆中泰拜城20万千瓦光伏+2万千瓦时储能项目成功并网
5月16日,作为新疆中泰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新疆中泰拜城20万千瓦光伏+2万千瓦时储能项目成功并网。项目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以西的国有未利用荒地上,年利用小时数约1600小时,年发电量约3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58吨、二氧化氮排放量约65吨、烟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约11吨。
03 河南新乡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5月1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今年首个500千伏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程——新乡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显著优化新乡区域电网架构,提升新乡地区供电能力90万千瓦,为夏季用电高峰期社会经济和民生安全可靠供电增添保障,也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更好支撑。与此同时,河南电网主网工程进入投产高峰期。预计到6月中旬,将陆续投产35项主网工程,其中包括度夏保供工程18项。
01 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5月19日至20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举办,10家全球知名电力企业联合主办,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旨在开展交流,分享实践成果,探讨新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推动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围绕“新能源与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城市电网零碳发展”举办了3场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装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国家电网公司光明电力大模型、“双800”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等4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科技成果。
02 “太行15”“太行12”燃气轮机正式上岛投入运营
据科技日报报道,5月20日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广西涠洲岛燃气轮机电站国产“太行15”“太行12”两型燃气轮机通过72小时验收,标志着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首座海洋环境国产燃气轮机电站正式投入运营,年发电量最高可达到2.36亿度,将有效缓解涠洲岛用电紧张情况。
03 广东首批110千伏新能源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日前,广东汕头、韶关地区埕头风电场、泽洋光伏电站、鮀莲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等9家110千伏新能源电站正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成为广东首批进入现货市场的110千伏新能源电站,并网容量约46.2万千瓦,首日现货交易电量为808.1万千瓦时。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