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6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荐案例应以水电(含抽蓄)为基础,带动周边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及关联产业升级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并在技术、体制、管理、业态、模式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较强创新性。推荐案例支撑项目应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
02 国家能源局: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
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保障核电高质量建设,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座谈会暨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做好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是保障核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核电建设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核电行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要建立完善核电工程定额管理体系,加快编制新版核电工程定额,建立定额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加强定额的使用和维护,确保定额客观反映核电工程建设实际水平。
01 华中首个“飞轮+锂电”混合储能调频电站项目投运
据新华社报道,6月16日,随着位于湖北孝感的天皓新能源孝感储能调频电站完成倒送电操作,标志着华中地区首个“飞轮+锂电”混合储能调频电站具备并网投运条件。这项技术的应用能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支撑电网安全,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双碳”目标落地注入新动能。
02 总投资17.6亿元!密山市柳毛湖200兆瓦风电储能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6月10日,密山市柳毛湖200兆瓦风电储能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作为黑龙江省重点能源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国家电投五菱电力投资建设,于2023年6月开工,总投资17.6亿元,于2025年6月实现全面并网。项目建成后,每天可为电网输送超过12万度清洁电能,能够满足4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
01 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6月17日消息,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尾水系统工程6月1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开工。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50兆瓦,安装两台125兆瓦立轴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5亿千瓦时,年平均抽水电量3.3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量7.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7万吨。
02 “宁电入湘”工程成功完成人工接地短路试验
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获悉,6月15日,“宁电入湘”工程成功完成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标志着该工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
03 全球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零碳新基建标杆示范项目开建
据新民晚报报道,6月17日,由中交三航局二公司参建的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EPCI工程在南通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作为全球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零碳新基建标杆,将助力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领域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01 我国研究团队在无偏压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科技日报6月17日报道,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新能源化工团队在无偏压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的半透明光电阳极器件,将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提升至5.1%,创下同类系统最高纪录。这一成果为“人工树叶”研发提供了新技术路径,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02 2021年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绿电3794亿千瓦时
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6月17日消息,2021年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绿电3794亿千瓦时,交易绿证2.49亿个(折合电量2490亿千瓦时)。
03 贵州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成第一大装机电源
6月9日,贵州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达到3158万千瓦,占贵州全省总装机的39.5%,超过火电成为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已成为贵州电网电源结构的重要支撑,“两型建设”进入加速期,为西电东送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