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传播]记者文卉综合报道:6月26-27日,以“匠‘新’强基 电‘丽’中国”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推进会在北京盛冀召开。大会开幕式上,由本次大会主办方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分会、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创新联盟组织编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愿景指引(2025~2030年)》,在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电力央企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领导共同主持和见证下正式发布。大会还发布了《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年度报告(2025版)》、《“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大电力引领工程》和电力工程建设创新成果与电力行业“五新”设备技术推广目录。
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十四五”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分析研判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问题挑战,商讨研究了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略。
国家部委有关部门、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华润电力股份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司、中国一重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集团科技股份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领导及国网公司、南网公司下属各省级电力(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代表、各发电集团下属省公司及有关基层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工程建设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和电力科研院校、电力技术服务商等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为推进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力设备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展示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简称“五新”),会议还配套举办了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五新”设备技术(产品)展览展示会,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光强能输电线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振波科技公司等电力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会展。
政产学研用介同聚一堂,院士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共商共绘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前景大计,是本次会议的独特亮点。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原司长、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苑舜,国家电网公司原副总经理、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以线上方式)出席大会并分别作了题为《以可靠性管理思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协同转型与安全谋划未来电网转型》的主旨演讲。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刘斯颉主持会议并作大会主旨报告:《“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新技术应用与“十五五”工程建设设备技术升级展望》。
在大会议程“集团公司经验交流”环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司相关领导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来自电力工程领域的业界院士、专家学者和电力企业代表,在大会议程“嘉宾主旨演讲报告”环节分别进行了一场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的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智慧碰撞与路径分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基因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兴军/主旨报告:突破氢能应用瓶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广泛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智能配用电研究所所长、IEEEPES上海分会主席、IECSyCSmartEnergy智慧能源系统委员会委员刘东/主旨报告:电力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进展;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博导教授王鹏/主旨报告:“十五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与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展望;
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原副院长孙锐/主旨报告: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中心主任副总工程师孙奇/主旨报告:新一代煤电机组智慧化设计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晋宾/主旨报告: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赋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科院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室主任、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可靠性管理与安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段祥骏/主旨报告:新型电力系统配网工程建设安全风险防控与配网系统可靠性管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总工程师段青/主旨报告:配网工程作业安全风险防控技术及装置;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心主任工程师侯中伟/主旨报告:e基建2.0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创新;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王宇/主旨报告:推进新型聚合物绝缘子技术创新与应用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发展;
南方电网数字集团公司数字工程公司总经理何超林/主旨报告:数智赋能电网工程建设;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育才/主旨报告:创新应用5G+云数字化平台的分布式光伏管理样板;
中国华电集团副总工程师胡贵良/主旨报告:高海拔复杂环境流域梯级水电站智能建造管理;
国电投重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总经理张春海/主旨报告:新能源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宪章/主旨报告:组串式光伏电站组件故障定位系统;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主任肖铧/主旨报告:匠造地下长城,创新引领未来;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工程设计中心总经理、电站锅炉专家王永杰/主旨报告:新一代煤电锅炉高效调节与炉管安全提升的关键技术;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茂龙/主旨报告:上海电气聚变堆主机系统结构材料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创新;
德国BTCAG上海分部原能源总经理、德国电气工程协会主动配网专家郭欣/主旨报告:西班牙大停电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启示;
中国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周凤革/主旨报告:相控阵检测在T型奥氏体钢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院副院长郝二通/主旨报告:预制装配式基础在风力发电工程的应用;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君/主旨报告:预制舱变电站建设的新集成模式;
江苏通光强能输电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华/主旨报告:新能源领域铝合金电缆应用。
大会还举行了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水电与新能源工程建设、新一代煤电与三代核电工程建设3个平行专题经验交流会。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工程建设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服务商)、电力科研院校代表分别参加了专题经验交流会。国网冀北电力公司建设部、华能新能源公司广东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岳阳发电公司等52个电力企业分别在会上进行了专题技术交流研讨。
会议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智能电网体系。当前,要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升级提升系统灵活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要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协同创新和国际化。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与会专家建言: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要以“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智能灵活”为基本遵循,构建“12345”战略体系:
一个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二个转型: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
三大支撑: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国际合作;
四大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弹性电网架构、高效率运行机制、高水平安全保障;
五大工程:源网荷储一体化、数字智能电网、电力市场改革、关键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维度:
第一,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要聚焦新型储能、柔性输电、虚拟电厂等前沿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特别要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第二,构建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要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源网荷储各环节深度融合,推动电力系统从“条块分割”向“系统集成”转变。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让各类市场主体共享发展红利;
第三,筑牢安全发展的底线思维。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的安全防控体系,确保电力供应“顶得上、稳得住、保得牢”。
能源革命,百年大计;电力转型,时代命题。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双碳”承诺,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与会代表激情感言: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电力行业工程战线同仁心贴心的相聚,更是一次面向新征程手拉手的集结,并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争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开路先锋,筑牢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共同谱写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