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速览】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最新动态
【新闻速览】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2025-07-041
行业动向


01 国家能源局: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917个

7月2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2025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917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生产运行


01 中企承建赞比亚最大光伏电站举行并网发电仪式

6月30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赞比亚装机规模最大单体光伏项目——卡布韦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举行并网发电仪式。据该项目经理杨占卫介绍,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5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缓解该地区约30%的电力缺口。


02 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储能系统工程项目全容量并网投运   

6月27日,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储能系统工程项目长虹桥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标志着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该项目总装机207.5兆瓦/415兆瓦时,共规划建设了8个子项目。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技术,并配置了智能温控系统与主动均衡EMS管理系统,为高效存储和按需释放光伏电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间歇性与波动性难题,确保了绿电能够平稳、可靠地接入电网。同时,其强大的削峰填谷、调频及备用功能,显著增强了区域电网的安全裕度与运行稳定性,为区域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的储能支撑。



工程建设

01 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6月30日,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标志着该工程已正式具备全线通水能力。引绰济辽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家172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属于国家水网骨干工程。该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输水干线工程全长391.036公里;9条支线工程全长395.265公里,分别连接兴安盟、通辽市两地8个旗县市区、10个工业园区。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亿立方米,对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2 全球总装机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内蒙古开工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2日称,内蒙古乌兰察布旗下营500千伏变电站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2026年12月31日建成投用,每年可存储超2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减排二氧化碳超160万吨,相当于新增1.2万公顷“城市绿肺”。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总装机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03 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正式开工

6月29日,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输水发电系统正式开工,标志着电站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作为新疆最大、南疆首个在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若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26.25亿千瓦时。计划2030年9月首台机组发电,2031年12月全面投产。项目建成后,主要服务于南疆电网及新能源消纳,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可有效增强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可靠消纳,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行业综合


01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7月2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电机”)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着中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冲击式水轮机的水斗式转轮作为机组核心部件,承担着将水流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作用,堪称水电机组的“心脏”。哈电电机研发的这颗“心脏”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作为中国“藏电外送”骨干工程,扎拉水电站是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电站装机2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500兆瓦冲击式机组。


02 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 

7月1日消息,近日,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标志着华电青海公司“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80亿千瓦时,电力供应保障和环境效益显著,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当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助力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03 我国核电管道堆焊修复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项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据悉,该专利成功实现核电管道焊缝在无需清除焊缝内部原始缺陷、无需隔离或排空管道内部介质条件下的在线堆焊修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如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