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新视界】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安全推动供应链变革
最新动态
【电力新视界】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安全推动供应链变革
2025-07-041


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EV)和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快速攀升,电池价值链中的企业正纷纷采取垂直整合的“从矿到市场”策略,以确保关键材料的供应安全,同时提升利润空间。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供应链格局,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IDTechEx发布的最新报告《2025-2035年关键电池材料》,过去专注于采矿或电池制造的企业如今正在突破自身核心业务的边界。采矿公司开始涉足下游的材料加工领域,而电池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则通过向上游投资,锁定锂、镍、铜、钴和天然石墨等原材料的供应。

供需失衡加剧,供应链安全成焦点

IDTechEx指出,全球电池需求正在超过采矿产出,锂和钴已显现供应紧张的迹象,镍也预计将步其后尘。这种供需失衡促使供应链安全和本地化需求日益凸显。例如,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的印尼,正逐渐将镍资源转向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加工用途,而非传统的钢材生产。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趋势,也为中国相关企业提供了合作与布局的机会。

垂直整合:从资源到市场的全面布局

垂直整合正成为行业的主流策略。报告中提到了一些典型案例:

  • Vulcan Energy Resources 通过地热卤水生产电池级锂,直接打通从资源提取到加工的链条;

  • Nouveau Monde Graphite 计划直接向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阳极材料,缩短供应链环节;

  • PT Merdeka Battery Materials 则与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格林美合作,在印尼扩展综合镍业务,进一步深化本地化布局。


“原材料供应商和采矿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池下游材料加工中。”报告强调,这一趋势为企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同时也让它们与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商建立了更直接的联系。

深海采矿与可持续发展挑战

除了供应链变革,IDTechEx还探讨了深海采矿的潜在角色及其对未来的影响。与此同时,行业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例如不同加工路线的排放强度问题,如何在保障供应安全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中国相关企业的启示

中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领跑者,对电池材料的需求巨大。垂直整合不仅能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短缺的风险,还可能推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升级与国际化合作。印尼镍资源的重新定位以及中国企业的参与,已然成为行业热点。

总的来说,电池材料安全正在重塑电动车供应链的未来。从“矿”到“市场”的整合布局,不仅是企业应对供需压力的必然选择,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这一变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energylivenews.com/2025/05/27/battery-materials-security-drives-ev-supply-chain-change/

本文已进行编译。



如您有供稿或想订阅电力行业专题资讯,请扫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