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正对其能源体系进行深刻调整,以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及核电退役等多重挑战。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暴露了进口依赖的风险,而瑞士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促使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本文将详述瑞士能源市场的三大变革:市场自由化、能源社区建设及储能新政,解析其背后的动因与影响。
变革背景:为何调整能源市场?
瑞士能源变革由两大因素驱动。首先,瑞士致力于构建可靠且价格合理的能源体系,确保居民和企业用得起电。2022年能源危机期间,欧洲电价飙升,凸显了进口电力的不稳定性。其次,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要求瑞士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转变,以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此外,瑞士面临以下挑战:
核电退役:计划2040年关闭核电站,需寻找替代能源。
水电限制:冬季水电资源不足,难以应对高峰需求。
进口不确定性:来自法国和德国的电力供应稳定性下降。
公众支持:2024年6月,68.7%选民通过新法,支持可再生能源供电。
为应对这些问题,瑞士采取多项措施,包括设立“冬季储备”政策,储存500吉瓦时水电并配备250兆瓦备用电厂。2025年5月,瑞士决定自2026年起新建五座备用电厂,提供583兆瓦电力,费用将通过电费分摊。但新电厂无法在2026/27年冬季前完全投运,需过渡计划保障未来三个冬季的能源供应。
虽然非欧盟成员国,瑞士仍受欧盟能源政策影响。2024年与欧盟签署的能源市场自由化协议,为其融入欧洲能源体系提供了契机。
变革一:能源市场自由化,赋予消费者选择权
瑞士能源市场的首要变革是市场自由化,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并加强与欧盟能源体系的衔接。
目前,瑞士99%的居民无法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供电由居住地决定。自2026-2027年起,消费者可根据价格、服务或能源类型(如绿色能源)选择供应商,市场竞争有望降低电价并推动服务创新。
自由化还推动瑞士与欧洲能源体系的整合。瑞士拥有41条跨境电力连接,与邻国合作密切,但缺乏正式协议限制了电力流动。2024年欧盟协议的签署将消除这些障碍,尤其在晚冬能源需求高峰、水电储备不足时,保障电力供应。
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包括:
默认延续:不主动变更的消费者可继续与现有供应商合作。
新选择:可切换至更经济或绿色能源的供应商。
动态电价:电价随高峰低谷时段调整,如夜间用电更省钱。
供应保障:若供应商中断服务,当地公司需作为“最后供应商”确保供电。
动态电价可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避免类似加州“鸭形曲线”的供需错配。政府同时确保被动用户不受影响,维持稳定供电。
变革二:能源社区建设,激活本地电力共享
第二大变革是能源社区的合法化,允许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联合生产或共享电力,降低成本并优化资源。
能源社区并非全新概念。2018年以来,瑞士通过试点验证了其效果:生产者收益增加,消费者电费降低,电网压力减轻。新法将这一模式推广,鼓励消费者成为能源市场主动参与者。能源社区分为两种形式:
1. 地方能源社区
例如,同一小镇的两家企业,一家太阳能发电有余,另一家仅消费电力。新规允许它们直接交易,生产者以更高价格出售多余电力,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购电,且社区内电力传输享40%折扣。只要连接同一区域电网,成员无需相邻。
2. 消费者协会
如一栋公寓楼的居民可联合选择供应商、协商优惠电价或投资共享太阳能系统,增强控制力并降低成本。
能源社区的益处包括:
消费者:电费降低,能源来源更透明。
生产者:直接出售多余电力,收益更高。
电网:缓解高峰时段压力。
瑞士的试点项目为新法提供了依据。例如:
√ Walenstadt的Quartierstrom项目(2018-2019):37户家庭利用区块链技术交易太阳能,33%年用电量来自本地生产,较此前翻倍。
√ 日内瓦能源合作社:连接产消者,共享社区太阳能。
√ 苏黎世Energiemap项目:为适合发展能源社区的区域提供法律和技术支持。
瑞士初创企业如Exnaton开发了计量计费软件,助力社区高效管理共享太阳能。苏黎世某住宅区通过智能协调和共享电池,太阳能利用率超90%。
变革三:储能新政,保障绿色能源稳定
第三大变革是储能新政,通过储能技术平衡可再生能源波动,确保供需稳定。
瑞士计划扩大太阳能发电,其电力已有超半数来自水电,绿色程度居欧洲前列。但太阳能受天气和时间限制,冬季日照不足、需求高时供应短缺。储能技术因此至关重要。
新政支持多种储能方式。如家庭安装太阳能板和电池,白天用低价太阳能充电,晚上使用储存电力运行家电,节省电费。消费者还可通过“套利”获利:低价充电,高价卖回电网。新规明确支持此类小规模交易。
未来,瑞士将投资绿色氢能等先进储能技术,长期储存大量电力,逐步媲美水电厂的储能能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energycentral.com/energy-biz/post/three-major-changes-coming-to-the-swiss-energy-market-uuM6CpmxIa4YXzj
作者:Dmytro Zinkevych
本文已进行编译。
如您有供稿或想订阅电力行业专题资讯,请扫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