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新视界】AI冷却液的环保革命: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的隐形推手
最新动态
【电力新视界】AI冷却液的环保革命: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的隐形推手
2025-07-291


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生成式模型爆发式增长,AI驱动的数据分析需求激增,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然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AI的环保足迹究竟有多大?如何在技术飞跃的同时兼顾绿色发展?

冷却系统:AI能耗的隐形挑战

AI的可持续发展讨论中,能源消耗始终是核心焦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冷却系统可能占数据中心总电力消耗的40%。随着AI对算力的需求激增,高性能芯片和密集机架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效冷却成为维持性能与稳定性的关键。如何在保障运行效率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已成为数据中心运营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空气到液体:冷却技术的绿色升级

过去,传统空气冷却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但如今已难以应对AI时代的高算力要求。液体冷却技术正迅速成为行业新趋势。冷水循环、直接芯片冷却(冷板冷却)和浸没式冷却等技术,散热效率更高,可显著缩小制冷设备体积,并支持更高密度的计算环境。

“液体冷却数据中心在相同或更低的IT功耗下,可实现高达50%的算力提升,核心密度从32万个提升至48万个,”数据中心脱碳与热能再利用领域的专家David Gyulnazaryan指出,“这一转变将设施水温从16℃提升至高达44℃,大幅减少了制冷所需的电力和空间,同时降低了对传统制冷剂的依赖。”

然而,液体冷却的环保效益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冷却液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

传统冷却液的环保局限

尽管数据中心管理者在优化服务器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PUE)方面经验丰富,但冷却液的环保影响常被忽视。传统上,石油基乙二醇(EG)和丙二醇(PG)被广泛用于热管理系统。这些化石燃料衍生冷却液性能可靠,却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

石油基冷却液的生产过程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且乙二醇因其毒性需特殊处理。即使采用更高效的液体冷却技术,若继续使用化石燃料冷却液,环保效益将大打折扣。

绿色替代:生物基冷却液的兴起

可持续的冷却液替代方案正在崭露头角。生物基热传递液采用可再生原料,逐步取代石油基冷却液,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

生物基热传递液可应用于多种液体冷却场景,包括直接芯片冷却、冷板系统以及支持浸没式冷却的设施主循环。例如,Susterra丙二醇,一种100%来源于工业玉米的生物可再生冷却液,虽不直接用于浸没式冷却,但可作为乙二醇/水混合物,用于外部冷却浸没槽。其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能有效减少热降解副产物(如乙醇酸盐)并减缓氧化引起的硝酸盐消耗,从而延长冷却液寿命,保障系统性能稳定。

结合特定系统设计,生物基冷却液可降低泵浦功率、减少流量需求,甚至在某些场景下省去制冷机,从而节约能源和水资源。采用Susterra丙二醇等可再生冷却液,数据中心还可在可持续发展指标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中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未来

AI基础设施的宏大图景中,冷却液的选择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空气冷却、液体冷却还是两者结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选择生物基热传递液,不仅能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还能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AI技术发展势不可挡,其影响力正在重塑全球格局。随着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行业需要以更智慧的方式构建未来。从硬件设计到冷却液选择,每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都将为打造绿色、韧性的数字世界奠定基础。AI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应成为环保创新的标杆。

原文链接:

https://www.powermag.com/blog/the-overlooked-contributor-to-ais-climate-impact-cooling-fluids/

作者:Jessica Gallagher

本文已进行编译。



如您有供稿或想订阅电力行业专题资讯,请扫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