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水资源短缺与清洁能源需求的双重挑战,美国NuScale Power公司提出了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计划,尝试将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与海水淡化、绿色制氢及卤水再利用相结合,探索低碳、高效的综合能源系统。这一努力或许能为应对水危机和推动氢能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核能综合系统:灵活应对多场景需求
NuScale Power近期公布的研究显示,其77兆瓦(MW)的核能模块(NPM)可通过灵活的能源配置,为海水淡化、氢气生产、氨合成及工业热能供应提供电力、蒸汽和热能支持。这项研究由NuScale与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合作完成,并于2025年3月的世界石油化工大会上首次亮相。
NuSca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José Reyes博士表示:“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而清洁氢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水资源利用、卤水处理和氢气生产探索一种多方共赢的可能。尽管还需更多验证,但我们相信核能技术或能为这些挑战提供清洁的解决方案。”
技术特点一览
NuScale的核能模块(NPM)是一种基于压水堆(PWR)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热功率250兆瓦,电功率77兆瓦。其设计紧凑,反应堆容器置于地下共享水池中,通过自然循环冷却,减少了传统水泵的使用,以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 灵活蒸汽管理:支持100%蒸汽涡轮旁路,可将蒸汽直接输送至工业用户或冷凝器,适应不同负载需求。
√ 稳定热能供应:每台NPM每天可生产约8883吨蒸汽(每小时约37万公斤),蒸汽温度约283℃,压力32.8巴。
√ 离网运行:已获美国核管会(NRC)认证,支持完全离网操作,2023年1月其50兆瓦模块的12单元设计通过认证。
√ 动态调节:通过控制棒和蒸汽旁路实现快速响应,空气冷却冷凝器支持全流量旁路,确保涡轮停机时热能稳定输出。
来源:NuScale Power, LLC。
从海水到氢气:核能驱动的资源循环
NuScale的综合能源系统尝试将海水淡化、卤水再利用与非电解制氢结合,探索更低能耗的清洁能源路径。以下是其核心流程:
1.海水淡化
借助反渗透技术,一台NPM可驱动海水淡化系统,每天生产约1.5亿加仑(约5.7亿升)清洁淡水,足以支持230万人口城市的用水需求,同时剩余电力可为40万户家庭供电,且无二氧化碳排放。
2.卤水资源化与制氢
NuScale提出了一项专利申请中的工艺,利用海水淡化产生的卤水提取钠盐,结合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获取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酸钠(sodium formate)。甲酸钠是一种安全、易运输的氢能载体,含氢量约4.4wt%,相较传统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在安全性与运输成本上更具潜力。
3.氢气释放
甲酸钠可通过以下方式释放氢气:
热分解:利用NPM热能驱动分解,释放氢气。
水热分解:通过工艺蒸汽进行化学反应,高效产氢。
此非电解制氢方式无需电解水,降低了能耗和水资源消耗。
模拟器验证:核能与氢能的动态探索
为评估这一系统的可行性,NuScale在俄勒冈州科瓦利斯总部开发了一套“综合能源系统模拟器”,并与核电站主控室模拟器整合。这是核能行业首次将氢能生产、存储及电力转换功能结合的模拟系统。主要功能有:
1.氢能生产:支持高温蒸汽电解(HTSE)或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技术,利用NPM热能产氢。
2.存储与转换:模拟氢气存储及通过燃料电池转换回电力的过程。
3.动态优化:可评估不同工业场景的能源配置,满足每天超200吨氢气的商业需求。
NuScale还与GSE Solutions和Fuel Cell Energy合作,开发了固体氧化物电解和燃料电池模型,进一步完善了技术验证。
未来展望:稳步推进产业合作
NuScale表示,其SMR技术在氢能领域已有多年积累,早期聚焦高温蒸汽电解,近期则拓展至非电解制氢路径。公司白皮书提到,NuScale正寻求与蒸汽、电力及氢能用户合作,优化综合能源系统的效率,助力实现商业规模的清洁能源目标。
Reyes博士补充道:“我们将继续探索SMR驱动的多种制氢方式。我们的团队通过与行业伙伴的努力,已将氢能生产与电力转换模型融入主控室模拟器,为核能与氢能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www.powermag.com/nuscale-advances-smr-powered-desalination-and-hydrogen-production-with-integrated-brine-reuse-strategy/
作者:Sonal Patel
本文已进行编译。
如您有供稿或想订阅电力行业专题资讯,请扫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