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速览】世界首台(套)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启动吊装
最新动态
【新闻速览】世界首台(套)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启动吊装
2025-08-061
行业动向


01 2025年6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2025年6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上海、福建、重庆100%消纳。


02 上半年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8月4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2%。上半年,机械工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其中,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占发电机组产量的比重超过一半。


03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方案》提出,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不少于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控的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方案》从机械工业自身数字化转型和赋能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方面,围绕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实施“四大行动”,提出12项重点任务,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装备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产品智能化、生产数智化、服务智慧化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坚持创新发展、安全可控,坚持场景牵引、问题导向,研制一批智能装备、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拓展一批智慧服务,推动机械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技术装备保障。


生产运行


01 南方电网:能东电厂二期送出线路工程建成投产

8月3日,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建设的广东省及深圳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2025年深圳电网迎峰度夏重大项目——220千伏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送出线路工程正式投产。该项目建设有两台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并网后可送出134万千瓦绿色电力,为深圳东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项目1号汽轮机组满负荷运行

8月3日9时3分,哈电汽轮机研制的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1号汽轮机组首次满负荷运行,各项指标优秀,继一次启机成功、一次并网成功后,迎来又一重要节点,项目向着全面建成投产迈出关键一步。


03 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5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2025年8月1日14时46分,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5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机组各项技术参数稳定达标。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迈入带负荷调试阶段。作为华润电力在华中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项目,华润电力蒲圻三期项目总投资73.93亿元,占地765亩,配置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



工程建设

01 世界首台(套)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启动吊装

7月30日,世界首台(套)500兆瓦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首节配水环管,在大唐扎拉水电站施工现场正式启动吊装工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水电装备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全球水电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大唐扎拉水电站具有高水头、大容量、高海拔等特点,共装设2台单机容量500兆瓦的冲击式水电机组,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负责其中1台套机组的研制供货。该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是现阶段国内唯一可开展500兆瓦级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机组研制及应用示范的水电项目,也是目前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本次吊装的配水环管由东方电机研发制造,是大唐扎拉电站1号机组的重要承压过流部件。其本体长约28米,宽约25.2米,高约4米,单个管节最大外径约3.9米,重411吨,打压试验最大压力为12.9兆帕,是全球目前冲击式机组中投影面积最大、单体重量最重的承压过流部件。


02 山东海阳核电3号机组核岛大型模块吊装完成

8月4日,在山东海阳核电3号机组核岛CB20模块吊装现场,工作人员监控吊装进程。当日,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站3号机组核岛CB20模块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大型模块全部吊装完成,开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建设中的海阳核电3、4号机组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计划2027年全面投运。


03 ±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甘肃段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7月30日10时,±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甘肃段铁塔组立在武威市民勤县、平凉市静宁县的两基塔位同步展开,标志着该工程甘肃段全面进入铁塔组立阶段。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六省(自治区),线路全长2370千米。其中,甘肃段全长494.25千米,新建铁塔957基,送端换流站将接入甘肃“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新能源项目。该工程投运后,甘肃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


行业综合


01 超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锻件制造突破极限

7月28日从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获悉,“500MW 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高强韧制造技术及装备”项目日前迎来阶段性进展,由中国一重牵头承担的核心课题——“超大超厚转轮锻件冶—锻—热一体化强韧制造技术”成功通过“里程碑”节点验收。专家组一致认定,中国一重研制的全尺寸锻焊结构转轮锻件,具备优异且稳定的高性能储备及超高的组织均匀性与一致性,不仅代表了当前该领域的国际顶尖制造水平,且具有高质量稳定批量化生产的成熟能力。该成果标志着我国掌握了500MW级全尺寸冲击式水轮机转轮锻件的极端制造能力,为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和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核心装备保障。


02 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新能源投产规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7月30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生产经营企稳向好、重点项目迈出坚实步伐,获取新能源指标1439万千瓦,投产新能源911万千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03 国家电网开展新型储能度夏集中调用,可调能力近3座三峡电站

近期,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各分部、各省级电力公司开展新型储能度夏常态化集中调用。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6423万千瓦,相当于近3座三峡电站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为晚间居民空调负荷最大时段提供支撑。在近期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的江苏、福建、湖北、山西、天津等地,新型储能可实现全容量调用,大幅提升电力保供能力。


如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