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速览】全球首套!我国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CASE)中试项目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最新动态
【新闻速览】全球首套!我国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CASE)中试项目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2025-08-081
行业动向


01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8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依托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补齐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制定一批碳计量技术规范,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02 七部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03 四部门:发布《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

8月4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指出,乏燃料是指在反应堆堆芯内受过辐照并从堆芯永久卸出的核燃料。为保障运输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实际,《办法》明确了乏燃料运输活动相关许可管理要求、乏燃料运输各环节管理要求以及乏燃料运输应急保障措施,在交通运输领域构建了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生产运行


01 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投产发电

7月30日,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结束15天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缙云电站位于浙江缙云县,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4亿千瓦时,以两回500千伏出线接入华东电网,全面投产后双向电力调节能力预计达360万千瓦。


02 华润电力重能新疆公司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2号机组完成首次并网

8月2日23时16分,华润电力重能新疆公司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实现了“当天定速,当天并网”,以“华润速度”为“疆电入渝”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工程建设

01 总投资6.85亿元!河南100MW风电项目开工

2025年8月1日,由开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河南电建新宋风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杞县1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杞县西寨林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6.85亿元,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将安装16台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同步配套建设15兆瓦/30兆瓦时储能系统,并新建一座110千伏升压站,配备1台100兆伏安主变压器,通过110千瓦输电线路接入杞国变电站。项目计划于2026年12月全容量并网,届时年均可提供2.47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9万吨。


02 河北秦皇岛首个工商业储能电站并网

日前,河港数联科技投资建设与秦港股份联合运营的秦皇岛港东港区智慧储能系统(一期)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秦皇岛市首个工商业储能电站、河北港口集团首座、冀北电网首套6KV工商业储能项目建成投运,为后续虚拟电厂建设打下基础助力集团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河港数联科技、秦港股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实现效益共享。电站装机规模3.344MW/6.688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在用电平、谷时储电,在用电尖、峰时放电,有效调节电力供需错配,增强电网稳定性,增加新能源消纳。同时,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保障港区应急用电需求。


03 浙江金华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8月5日上午9时,金华婺城润煦新能源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临乾单元临乾横三路以东、长湖路以南、龙乾北街以西,项目占地约为 35.304 亩。拟建容量为 130MW/260MWh独立储能电站,厂区内配套两栋钢结构厂房建筑,总建筑面积3534.27平方米。储能区域配置26个储能单元,每个单元配置1台5000kVA升压变压器和2个5MWh储能电池舱;本工程共配置5个储能汇集子系统,其中4个汇集系统配置5个储能单元,第5个汇集系统配置6个储能单元,最终汇集至35kV母线,经过220kV主变升压至220kV电压等级后,以1回220千伏线路接入外部电网。


04 全球首套!我国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CASE)中试项目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近日,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青山工业园区全球首套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CASE)中试系统项目正在加紧调试,项目组调试团队正在与业主单位及主设备商联合做各项测试,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目前,该项目整体建安已全部完成,正式进入联调前的关键时期。CASE储能技术利用可逆闭式循环同时储热和储冷,实现高效的热电转换,是一种兼具灵活布置、高安全、低成本、大规模储能等多项指标的新型长时储能技术,该技术应用场景广泛,可参与电力市场调峰辅助服务、新能源消纳、转动惯量支撑以及冷热电三联供,该技术能够更好应对新能源电力供应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满足电网稳定不间断供电需求。


行业综合


01 南方电网印发重要工作方案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把广泛发展人工智能作为该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又一次加速起跑。为进一步推动创新、深化应用,日前,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人工智能+”工作方案》,围绕创新攻关、能力运营、推广应用、生态标杆等领域提出29项重点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业务深度融合,塑造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发展新典范。


02 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4000亿千瓦时

截至7月29日4时,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4000亿千瓦时。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承担着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基地的送出任务。工程起于四川省宜宾市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市奉贤换流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建成投运开创了“水火互济、全国统筹”大规模能源配置新格局。工程额定输送容量640万千瓦,线路全长1907公里,是“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工程自2010年7月投运至今,年均266亿千瓦时、累计4000亿千瓦时清洁电量从西南输送至东部沿海,相当于替代发电用煤约1.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


03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近50%

据央视新闻8月4日报道,“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正加速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从以煤为主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近一半,相当于约48个三峡电站的总规模。


如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