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电力新视界】如何找到核聚变、气候变化与知识产权的平衡点?
最新动态
【电力新视界】如何找到核聚变、气候变化与知识产权的平衡点?
2025-08-121


核聚变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近年来,众多初创企业投身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目标是提供无碳、清洁的能源,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然而,这些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面临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IP)以吸引投资、确保商业竞争力的同时,与学术界和其他企业保持开放合作,共同推动核聚变技术发展?

核聚变企业的双重使命

核聚变初创企业的核心愿景是为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科学家们往往希望通过公开技术细节,与学术界及其他企业协作,加速技术进步。然而,作为商业实体,这些企业需要依靠私人资本来支持研发和规模化,而投资者通常更看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核聚变领域。

这种开放与保护的矛盾使得企业在知识产权策略上必须谨慎抉择。过度封闭可能阻碍行业合作,违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初衷;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则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新趋势:从专利囤积到开放授权

过去二十年,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发生了显著转变。传统上,公司通过囤积专利保护核心技术,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或作为诉讼的筹码。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知识产权视为战略资产,通过灵活授权和商业化实现价值最大化。

对于核聚变企业,这种开放的知识产权策略尤为适用。专利的价值因技术类型和市场潜力而异。例如,涉及核聚变核心系统(如等离子体控制)的专利,由于潜在侵权者数量少、侵权行为难以检测,其商业价值可能较低。这类专利更适合用于与竞争对手达成交叉许可协议或作为防御性资产。

相比之下,核聚变企业开发的一些技术在风能、光子学、加热技术、中子技术、同位素生产、空间推进、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这些专利可以通过授权为企业带来稳定收入,同时推动相关行业发展。例如,核聚变企业常需从供应商采购特殊部件,传统协议通常将知识产权归于企业,导致部件价格高昂,供应链受限。若企业将相关技术授权给供应商,供应商可扩大生产规模,服务更多客户,而企业则通过每件产品的版税获得持续收入。这种模式既为企业带来资金支持,也促进了核聚变生态系统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开放合作的基石

开放的知识产权策略以拥有知识产权为前提。专利作为公开文件,可在保护技术的同时向公众披露细节。专利持有人可以动态调整策略,选择哪些技术授权、哪些严格保护,以及保护的力度和范围。没有知识产权,企业将无法灵活控制技术共享的程度;拥有知识产权则为企业提供了防御能力,应对潜在的专利诉讼。

关键策略:尽早布局灵活运用

  • 确保知识产权控制权:核聚变技术常与学术机构或其他实体联合开发,企业需尽早明确是否拥有知识产权或授权许可的权利。这直接影响后续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策略。

  • 选择高价值专利:专利的价值取决于技术类型、市场规模、替代技术的可得性和授权所需的投资成本。企业应优先申请难以被绕过的专利,并聚焦具有广泛市场潜力的技术。

  • 加速专利审批:利用专利局的加速审查程序可缩短审批时间,避免技术因延迟而被竞争对手的替代方案超越。

  • 动态管理知识产权:通过授权、交叉许可或防御性保护,企业在开放合作与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原文链接:

https://www.powermag.com/nuclear-fusion-climate-change-and-ip-rights-striking-the-right-balance/

作者:Michael Attisha

本文已进行编译。



如您有供稿或想订阅电力行业专题资讯,请扫码联系。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