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闻速览】国内首座“超级电力调频工厂”投运
最新动态
【新闻速览】国内首座“超级电力调频工厂”投运
2025-08-282
行业动向


01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02 我国已经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能源投资呈现出“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三个特点。首先是增速快,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大。能源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03 国家能源局:增加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8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增加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通知》。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4家单位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


04 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黛溪等38座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登记

8月26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的《关于同意黛溪等38座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登记的复函》指出,同意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坝、下库坝,四川两河口水电站大坝首次安全注册;同意福建黛溪、上培,湖南洪江、近尾洲等35座水电站大坝换证安全注册。


05 生态环境部: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8月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起步稳、运行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06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其中提到,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同时指出,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加大数、算、电、网等资源协同。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生产运行


01 国内首座“超级电力调频工厂”投运

连日来,新一轮高温天气“卷土重来”,湖北率先建成并投运“充换岸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秒级调频系统。该系统由国网湖北电科院、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将126个充电站、11个换电站、1个大型港口充电站和4个储能站全部“联网”起来,变成一个可以统一指挥调度的“超级电力调频工厂”。它拥有强大的秒级响应能力,可24小时不间断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瞬时最大调频能力高达2万千瓦,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灵活支撑。


02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投运

财联社8月27日电,据国家电投集团消息,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项目是“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采用“煤电+新能源”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机组攻克了无烟煤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难题,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相较于传统燃油点火,在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53%,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过90%。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为西南地区能源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工程建设

01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首台机组投产

8月26日,“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投产,同步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全部电量。这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实现“投产即入市”,在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同时,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


02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8月20日,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采用“华龙一号”机型的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日前全面启动建设工作,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金七门核电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于2023年12月29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采用“华龙一号”机型,单台机组额定容量为120万千瓦,设计运行寿命60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达到550亿千瓦时,相当于宁波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一半。这也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建设的第三个核电基地。


03 内蒙古能源阿拉善右旗30万千瓦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近日,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内蒙古能源阿拉善右旗30万千瓦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将为西北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是阿拉善右旗100万千瓦风储基地保障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国内陆上单体容量最大的混凝土塔筒风力发电机组。中国电建所属贵州工程公司负责300兆瓦风电场(30台混塔风机)、35千伏集电线路、220千伏升压站的建设、场内检修道路施工及工程调试工作。项目建成投用后,年发绿电可达8.94亿千瓦时,对比同容量火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9万吨,同时减排二氧化碳约76万吨,相当于植树1500万棵的固碳量。同时,项目采用的“风机发电-生态修复-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模式进一步促进牧民增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将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行业综合


01 今年前7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破万亿千瓦时

1-7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达10039亿千瓦时,累计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一个月,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7月份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达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5%、2.4%、6%和4.5%,相关行业用电量仍呈现积极信号,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02 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的目标

据中国华能消息,8月26日,随着华能陇东能源基地C1区块547兆瓦新能源项目成功投运,中国华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的目标。截至目前,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


03 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216万千瓦

据人民财讯8月25日消息,8月25日11时49分,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216万千瓦,超越8月11日4055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04 华中电网新能源发电最大出力突破一亿千瓦

8月19日,华中电网新能源发电最大出力达10139万千瓦,首次突破1亿千瓦,日发电量达11.40亿千瓦时,占当日华中电网用电量的25.25%,有力支撑大负荷期间电力供应。


05 沪皖达成绿电输送规模5亿千瓦时交易意向

8月22日,在华东能源监管局指导下,国网华东分部在上海组织召开沪皖省间绿电交易推进会。华东能源监管局有关领导、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及安徽省能源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省市电力公司及售电公司代表、新能源发电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创新采用“场外协调、场内实施”模式推进绿电交易,体现绿电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电网支撑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培训与政策宣贯,达成绿电输送规模5亿千瓦时交易意向。


如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扫二维码联系我,谢谢。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