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发布《全国电力质监专业人员名录(2025年)》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安全规〔2025〕58号)相关规定,经各电力质监机构初审并经国家能源局可靠性和质监中心抽查复核,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现发布《全国电力质监专业人员名录(2025年)》,共10601人。
02 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会议指出,2025年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稳步提升、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六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24.9%,保供应、促转型作用愈发明显。
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指出,2025—202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04 国家能源局:支持边境地区有序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9月3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的《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566号(资源环境类037号)提案的答复摘要》指出,支持边境地区有序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边境地区绿电就地消纳;支持边境地区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企业在边境地区布局。
05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国家标准4000多项
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1 青豫直流新能源二期项目配套10台调相机全面投运
据新华社报道,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青豫直流新能源二期项目配套10台分布式调相机9月4日全部投入运行。至此,青海海南新能源基地分布式调相机总数达33台,总容量1650兆乏,成为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调相机群,为新能源持续稳定外送提供重要支撑。
02 湖北蒲圻电厂5号机组顺利移交投产
9月3日,江西水电承建的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5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顺利移交商业运营。该项目是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肩负优化区域能源结构、筑牢电力保供防线的战略使命。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同步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设计发电标准煤耗较传统一次再热机组低20克每千瓦时,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2万吨,推动煤电清洁低碳发展。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90亿千瓦时,将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促进鄂东南新能源消纳,为长江经济带提供稳定基荷电源,助力湖北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01 全球首个三代核电和四代核电双堆耦合示范工程
据中国能建消息,近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与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一期工程常规岛施工项目,中标金额42.2516亿元。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基地稳定供应工业蒸汽,同时实现最大发电量115亿千瓦时。
02 国网蒙东电力3项百万千瓦“新能源+储能”送出工程同日开工
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保障性并网”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克什克腾旗100万千瓦风储能、巴林左旗100万千瓦风光储、阿鲁科尔沁100万千瓦风储等三项基地项目送出工程同日开工。
03 金风科技完成全球在建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风电机组吊装
近日,金风科技完成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一期配套510兆瓦风电项目全部67台风电机组吊装工作,机组并网后将为该产业园一期年产20万吨级绿色合成氨和2万吨绿色甲醇装置实现“绿电直供”。产业园项目共规划建设80万吨绿色合成氨和绿色甲醇装置,全部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01 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9月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获悉,9月以来,受黄河上游持续丰沛来水推动,玛尔挡水电站迎来发电高峰期,5台机组于9月2日实现最大负荷运行,单日发电量达到4028万千瓦时,平均负荷率80%,水能利用率100%,发电量创年内新高。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千米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干流建成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
02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向湖北送电
9月3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正式开始向湖北送电。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整体建成后年输送电量可达400亿千瓦时。
03 浙江136号文落地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从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9月3日,浙江省发改委公开征求《浙江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配套实施细则意见。配套细则包括《浙江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细则》、《浙江省新能源发电成本测算细则》和《浙江省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
04 中国华能牵头的我国首个流体流量测量国际标准发布
近日,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国际标准《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测量-使用皮托静态管的速度面积法》(ISO 3966:2025)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是我国首个在流体流量测量领域牵头发布的国际标准,其发布打破了欧美国家在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测量基础性标准领域的垄断,标志着我国流体流量测量行业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我国流体流量测量类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国际标准由西安热工院与华能杨柳青热电厂联合提出,是基于华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动均混技术进行修订的,解决了大尺度截面、短距离直段、多流体混合等复杂工业应用场景下的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精准测量的国际性难题,为智能流量测量装置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展示了我国近十年来工业领域内流体流量测量的实践成果,增强了我国在流体流量测量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05 今夏浙江虚拟电厂响应电量达千万级
据国网浙江电力9月1日消息,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4次刷新纪录,冲至1.3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虚拟电厂灵活高效、低碳环保的用能管理方式,契合浙江用电负荷密度高、负荷峰谷差大特性,成为守护城市用电的“隐形调节器”。自浙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开启常态化运行以来,全省累计开展10轮次、共18小时的响应需求,最多吸引28家虚拟电厂参与,参与的二级用户达7120户次,单日最大响应负荷达92万千瓦,相当于瞬时“唤醒”一座中小型火电厂的供电能力,累计响应电量约1000万千瓦时,预计将向市场主体发放补贴约800万元。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庚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