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电力系统中,双回路供电和双电源供电都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常用方式,很多人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它们的核心逻辑、保障能力有着本质区别。而电化学储能系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在电源侧、电网侧等应用场景中,对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一般会采用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方,下面对这两种供电方式进行详细解析。
一、双回路供电与双电源供电
1.双回路供电:指一个用电负荷由来自两个不同变电所或同一变电所两个不同母线段的两条独立线路提供电源 。这两条线路通常为同一电压等级,当其中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另一条线路可立即投入使用,以保证供电不间断 。简而言之,双回路强调的是两条独立的供电线路同时为一个负荷供电,互为备用。
2.双电源供电:指一个用电负荷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这两个电源在物理和电气上相互独立 。这两个电源可以来自不同的发电厂、不同的变电站,或一路市电一路自备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等 。双电源供电要求两个电源彼此独立,以避免同时停电或故障,从而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双电源可以通过自动切换装置在主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实现连续供电。
二、双回路供电在储能中应用
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双回路供电主要用于保障储能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大型储能电站通常采用双回路供电以确保不间断运行。例如,将储能电站的交流侧从两个不同的电源点(来自两个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两段母线)引入,构成双回路供电。当一路市电停电时,另一路电源可立即切换投入,保证储能电站的正常运行和能量充放电的连续性 。特别是对于并网型储能电站,双回路供电可避免因单一电源故障导致电站停机,从而确保电网侧储能的可靠运行。
双回路供电的架构,在储能系统中通常需要双路市电进线和相应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例如,储能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可设计为双回路进线,分别接至两段母线或两台变压器,通过ATS实现自动切换。在实际项目中,为提高可靠性,还可能采用两路市电+一路自备电源的三电源架构,但核心仍是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双回路供电为储能系统提供了不间断电源保障,使其在电网故障或检修时仍能持续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备用支撑等作用 。
三、双电源供电在储能中应用
对于大型储能电站,其接入电网的电源通常需要采用双电源配置,以提高电网侧储能的可靠性和可控性。例如,储能电站的并网可采用一路市电+一路自备电源的方式,市电用于平时充电,自备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用于在市电停电时为储能电站供电,保证储能系统能够继续工作并向电网提供支撑 。这种配置下,当电网故障时,储能电站可通过自备电源供电继续运行,不会因市电中断而停机。此外,也有储能电站直接接入两路独立市电,互为备用,以应对可能的单一电源故障。
在双电源供电的储能系统中,自动切换装置是关键设备。常用的切换装置包括ATS和STS等 。ATS一般用于市电与市电或市电与发电机之间的切换,切换时间通常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可实现市电故障时由储能或发电机供电的平滑过渡 。STS则是一种静态电子开关,可实现毫秒级的高速切换,常用于需要零中断供电的场合(如精密设备供电),在电网失电时由储能系统直接接管供电,切换时间可控制在几十毫秒内 。通过合理配置ATS或STS,双电源供电的储能系统能够在不同电源间无缝切换,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此外,双电源供电还包括多种电源组合,如市电+储能、市电+柴油发电机、两路市电等,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例如,采用储能系统与柴油发电机结合,构成混合双电源:正常情况下由市电给储能充电并供电,当市电停电时,储能提供临时电力,同时柴油发电机启动并通过ATS自动切换为负载供电 。这种组合充分发挥了储能快速响应和柴油发电机长时间供电的优势,提高了整体可靠性。再如,对于用户侧储能,也可能采用两路市电+储能的三电源方案,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四、总结
回路供电与双电源供电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目标,但实现方式不同。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两者常结合使用,双回路确保储能系统自身获得稳定市电供应,双电源则提供市电故障时的备用电源支撑。通过合理配置双回路和双电源方案,储能系统能够在各种工况下保持稳定运行。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铭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