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下午,作为2025中国(深圳)国际“五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服务)电力设备技术展览会暨设备改造升级技术大会的核心平行论坛,以“智联赋能,绿色转型——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输配电设备的深度融合”为主题的输变电设备改造升级论坛暨电缆及连接件专委会年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隆重举行。
一、
权威阵容齐聚,锚定行业升级与专委会年度方向
论坛依托高交会国家级科技交流平台优势,以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署为核心,在重磅嘉宾阵容中拉开帷幕。论坛主席张文亮(国家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中国电科院原院长)及联席主席杨黎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首席电缆专家)共同主持。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秘书长刘思颉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前我国电网正面临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负荷特性日趋复杂、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等多重挑战,“推动输变电设备,特别是电缆及连接件这一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已成为保障电网安全、提升运营效率的必然路径。”专委会秘书长在年度工作报告中系统梳理过往工作成效,并明确将“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产业化推广”作为下一年度核心任务,精准呼应行业发展关切与政策导向。
二、
前沿报告密集输出,破解技术难题赋能产业升级
主旨报告环节兼具论坛技术深度与年会专业价值,八位顶尖专家围绕输变电设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主线,带来覆盖特高压、环保材料、智能运维等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
特高压与城市电网升级领域: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严有祥深度阐释“新型电缆及连接件关键技术”,为高压电缆应用实践提供前瞻指导;上海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李海主任分享超大型城市上海高压电缆线路运维经验,提炼可复制的管理模式;中国电科院欧阳本红主任发布“±800kV直流电缆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规划”重磅报告,为远距离、大容量清洁能源输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材料创新与系统优化领域: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周柏杰博士针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提出“诊断-防护-修复”系统解决方案;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技术总监林登高介绍环保型含氟材料最新研究,响应“双碳”目标下电网设备绿色化需求;江西广通电缆总工王石、南京供电公司童斌副主任、中能建广东院专家林睿,分别分享智能倍增容导线、252kV环保气体绝缘母线、500kV交流三芯海缆等创新技术,为特定应用场景提供可落地的设备升级范本。
三、
成果落地案例+年会交流,强化产业协同实践价值
活动秉持高交会“以展带会,以会促展”方针与专委会“务实协同”的年会定位,聚焦技术产业化应用与行业经验互鉴:在产品案例分享阶段,沈阳国联、特变电工、上海永锦等企业技术负责人,带来“220kV户外终端整体吊装技术”“Z型单线圆形紧压导体结构设计”“抗谐波电缆中间接头创新设计”等实操案例,通过真实工程数据、故障解决流程,验证新技术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与会企业提供可直接借鉴的设备改造方案。
四、
锚定双碳目标,明晰行业方向与专委会未来路径
论坛暨年会尾声,专委会执行主任委员沈鼎申进行了全面总结,强调指出本次活动充分印证“数字化”与“绿色化”已成为输变电设备领域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与高交会电力馆“创新聚变,争创一流”主题、专委会“服务产业升级”的核心使命高度契合。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未来依托传感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电缆线路“透明化”运维,通过环保材料与结构创新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化,将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协会副秘书长张建平在总结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电缆及连接件专委会应重点提升电缆专业“治未病”能力,加快“五新”推广,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体系,以更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保供与转型。
本次论坛暨年会由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电缆及连接件专业委员会承办,金龙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广通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活动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设备改造升级的实际效能,助力“十五五”电力规划落地,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上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小编及时予以删除。
责编:魏星|审核:陈铭亮丨监审:文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